(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儒:指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学者。
- 出处:指出仕或隐居。
- 高风:高尚的风范。
- 遗搆:遗留下来的建筑。
- 皋座: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高台。
- 莎草:一种生长在水边的草本植物。
- 石楼:石制的楼阁。
- 玉书:珍贵的书籍。
- 端倪:事情的眉目,头绪。
- 江门:地名,此处指江边。
翻译
大儒的出仕或隐居都显现出高尚的风范,遗留下来的建筑依稀在想象中浮现。 春天来临时,皋座上莎草遍地,石楼在战后变得空无一物,珍贵的书籍也消失了。 偶然间听到的消息让我感到自己与这一切息息相关,静思中我回忆起那位我尊敬的长者。 江门江上的水近在咫尺,我乘着小船来来往往,不知有谁与我同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白沙先生祠故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儒高风亮节的敬仰之情。诗中,“皋座春来莎草遍,石楼兵后玉书空”一句,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迁,又隐喻了历史的沧桑。结尾的“咫尺江门江上水,扁舟来往此谁同”则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