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冯作鹏周未轩家无放过宿大通送作鹏西行

· 成鹫
霜风拂拂拂征衣,话尽寒灯兴不违。 篱菊留将梅并赏,岫云行与雁俱飞。 僧房暂住宾犹主,客路频经去亦归。 密约高悬君莫负,众芳消歇蕨芽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拂拂:轻轻吹拂的样子。
  • 征衣:旅途中穿的衣服。
  • 篱菊:篱笆旁的菊花。
  • 岫云:山间的云雾。
  • 僧房:僧人居住的房间。
  • 密约:秘密的约定。
  • 消歇:消失,停止。
  • 蕨芽:蕨类植物的嫩芽。

翻译

霜风轻轻吹拂着旅人的衣裳,我们在寒灯下畅谈,兴致不减。 篱笆旁的菊花留待与梅花一同欣赏,山间的云雾似乎与雁群一同飞翔。 在僧房中暂住,宾客与主人无异,客路上频繁往来,离去也是归来。 秘密的约定高高挂起,请你不要辜负,当众芳凋零,蕨菜的嫩芽正肥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通过“霜风拂拂拂征衣”和“话尽寒灯兴不违”传达了寒冷中的温暖与相聚的愉悦。诗中“篱菊留将梅并赏,岫云行与雁俱飞”以自然景象寓意时光流转与友情的恒久。结尾的“密约高悬君莫负,众芳消歇蕨芽肥”则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友人不要忘记彼此的约定,同时也预示着新的生机与希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