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怨

· 崔颢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 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 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 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门宫:汉代宫殿名,这里指被废弃的宫殿,常用来比喻失宠的后宫女子。
  • 紫殿:指皇宫中的殿堂,象征着皇权和尊贵。
  • 青苔:一种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常用来形容荒凉或无人打理的地方。
  • 明月空:指月亮孤独地挂在空中,暗示着孤独和寂寞。
  • 帘栊:指窗帘和窗棂,这里用来指代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 容华:指女子的美貌和青春。

翻译

君王的宠爱初初停歇,我被遗弃在长门宫中。 紫色的殿堂里青苔遍布,高楼上的明月空自照耀。 夜晚的忧愁在枕席间滋生,春天的气息已不再透过帘栊。 哭泣到泪尽也无人过问,我的美貌和青春在镜中凋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失宠宫女的孤独和悲哀。通过“长门宫”、“紫殿青苔”、“明月空”等意象,诗人深刻地表达了宫女被遗忘的凄凉境遇。诗中的“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象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结尾的“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更是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宫女内心的绝望和对逝去青春的无奈哀叹。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崔颢对后宫女子命运的深刻同情和细腻描绘。

崔颢

崔颢

崔颢,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年)中进士,官司勋员外郎。现存诗仅四十多首,最有名的一首莫过于《黄鹤楼》。少年时作的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历边塞,诗风变得雄浑奔放。他四处游历。崔颢吟诗甚勤,其友人笑他吟诗吟得人也瘦(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明人辑有《崔颢集》。李白叹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