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澄水如鉴:清澈的水如同镜子。
- 圣贤:指品德高尚、智慧卓越的人。
- 立喻:设立比喻,用以说明道理。
- 上善:至高的善,指最高的美德。
- 贮情深:蕴含深厚的情感。
- 洁白:纯洁无瑕。
- 全德:完美的德行。
- 澄清:清澈透明。
- 片心:纯净的心。
- 浇浮:浮躁不安。
- 不挠:不屈不挠,坚定不移。
- 滥浊:混浊不清。
- 难侵:难以侵蚀。
- 方寸:指心。
- 高鉴:高明的镜子,比喻高尚的品德。
- 生涯:一生。
- 讵陆沈:岂会沉沦。
- 自诫:自我警戒。
- 廉慎:廉洁谨慎。
- 家政:家庭治理。
- 流芳:留下美好的名声。
- 合古今:符合古今的道理。
翻译
圣贤们常常用比喻来阐明道理,最高的美德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纯洁无瑕是完美德行的体现,清澈透明的心如同一片净土。 浮躁不安的心不会轻易动摇,混浊不清的思绪也难以侵蚀。 心中悬挂着高尚的品德之镜,一生又岂会沉沦。 面对清泉能够自我警戒,如同镜子般平静地映照自己。 廉洁谨慎地传承家政,留下美好的名声,符合古今的道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清澈的水比喻高尚的品德和纯净的心灵,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和自我警戒的态度。诗中,“澄水如鉴”作为核心意象,既展现了水的清澈,也隐喻了人的心灵应当如水般纯净。后文通过对“洁白”、“澄清”等词语的运用,进一步强调了道德的纯洁性和心灵的透明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