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老人愁

· 崔颢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 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 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 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 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 罢兵岁馀未敢出,去乡三载方来旋。 蓬蒿忘却五城宅,草木不识青溪田。 虽然得归到乡土,零丁贫贱长辛苦。 采樵屡入历阳山,刈稻常过新林浦。 少年欲知老人岁,岂知今年一百五。 君今少壮我已衰,我昔少年君不睹。 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 感君相问为君说,说罢不觉令人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鬓眉皓白:鬓角和眉毛都已雪白。皓(hào):白色。
  • 衰朽:衰老腐朽。
  • 家代仕梁陈:家族世代在梁、陈两朝做官。
  • 垂朱拖紫:指穿着官服,朱紫是古代高官的服饰颜色。
  • 两朝出将复入相:在两个朝代中,既做过将军也做过宰相。
  • 五世叠鼓乘朱轮:五代人连续担任高官,乘坐装饰华丽的马车。
  • 尚主:娶公主为妻。
  • 妃嫔:皇帝的妾室。
  • 赐田:皇帝赏赐的土地。
  • 御苑:皇家园林。
  • 甲第:高级官员的住宅。
  • 紫宸:皇宫的别称。
  • 山崩海将竭:比喻国家将亡。
  • 兵戈乱入:战乱中军队入侵。
  • 建康城:南京的古称。
  • 未央阙:皇宫的别称。
  • 衣冠士子:指士大夫阶层。
  • 陷锋刃:死于刀剑之下。
  • 良将名臣:优秀的将领和著名的臣子。
  • 市朝:市场和朝廷,泛指社会秩序。
  • 衢路:街道。
  • 填白骨:形容战乱后尸骨遍地。
  • 罢兵:战争结束。
  • 岁馀:一年多。
  • 方来旋:才回来。
  • 五城宅:指豪华的住宅。
  • 历阳山:地名,今安徽和县。
  • 新林浦:地名,今南京附近。
  • 一百五:指一百零五岁。
  • 羸老:瘦弱衰老的人。

翻译

江南的少年十八九岁,乘船想要渡过青溪口。青溪口边有一位老翁,鬓角和眉毛都已雪白,身体衰老。老翁自称家族世代在梁、陈两朝做官,家族中有三十人穿着高官的服饰。在两个朝代中,既做过将军也做过宰相,五代人连续担任高官,乘坐装饰华丽的马车。父兄三代都娶了公主,子女四代都成为皇帝的妾室。南山有皇帝赏赐的土地与皇家园林相连,北宫的高级官员住宅与皇宫相连。直言不讳地说,荣华富贵从未停止,却不知不觉中,国家将亡,战乱中军队入侵了南京城,皇宫被烟火连烧。士大夫阶层死于刀剑之下,优秀的将领和著名的臣子都被埋没。社会秩序崩溃,街道上尸骨遍地。老人回忆起自己当时还是少年,逃离到海边。战争结束后一年多才敢出来,离开家乡三年后才回来。忘记了豪华的住宅,不认识青溪的田地。虽然回到了家乡,但生活零丁贫贱,长年辛苦。经常去历阳山砍柴,去新林浦收割稻谷。少年想知道老人的年龄,却不知道老人已经一百零五岁。你现在年轻而我已衰老,我年轻时你还未出生。人生贵贱各有其时,不要轻视瘦弱衰老的人。感谢你的询问,我为你讲述了这一切,说罢不觉令人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位老翁的口述,展现了家族从辉煌到衰败的历程,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诗中老翁的家族曾经显赫一时,但随着战乱的到来,一切都化为乌有。老翁的回忆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传达了对年轻一代的忠告,即不要轻视老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老去的时候。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叙述,折射出时代的大背景,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崔颢

崔颢

崔颢,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年)中进士,官司勋员外郎。现存诗仅四十多首,最有名的一首莫过于《黄鹤楼》。少年时作的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历边塞,诗风变得雄浑奔放。他四处游历。崔颢吟诗甚勤,其友人笑他吟诗吟得人也瘦(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明人辑有《崔颢集》。李白叹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