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朝来:早晨到来。
- 日向:日渐。
- 远心:远大的志向或深远的思绪。
- 惬:满足,满意。
- 闲棹:悠闲地划船。
- 丛桂:成丛的桂树。
- 徒然:白白地,无结果地。
- 适我愿:符合我的愿望。
- 幽独:幽静孤独。
翻译
山间的气息在早晨变得清爽,溪水随着日子的推移愈发清澈。 我那遥远的思绪在何处能得到满足?在这宁静的溪流中悠闲地划船。 成丛的桂树在林间静静等待,群鸥在水面上迎接我的到来。 虽然这一切符合我的愿望,但这份幽静孤独又是为了谁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溪间的悠闲生活,通过“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追求的思考,而“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象征诗人的心境。最后两句“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张九龄
张九龄,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 214篇诗文
张九龄的其他作品
- 《 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 》 —— [ 唐 ] 张九龄
- 《 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 》 —— [ 唐 ] 张九龄
- 《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 —— [ 唐 ] 张九龄
- 《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 》 —— [ 唐 ] 张九龄
- 《 登总持寺阁 》 —— [ 唐 ] 张九龄
- 《 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 》 —— [ 唐 ] 张九龄
- 《 登荆州城楼 》 —— [ 唐 ] 张九龄
- 《 和裴侍中承恩拜扫旋辔途中有怀寄州县官僚乡国亲故 》 —— [ 唐 ] 张九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