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

· 高球
洛城春禊,元巳芳年。 季伦园里,逸少亭前。 曲中举白,谈际生玄。 陆离轩盖,凄清管弦。 萍疏波荡,柳弱风牵。 未淹欢趣,林溪夕烟。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禊(chūn xì):古代在春季举行的净化仪式,通常在水边进行,以祈求清洁和避邪。
  • 元巳(yuán sì):农历三月初三,古代称为“上巳节”,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日。
  • 季伦:即石崇,字季伦,西晋时期的富豪,以奢侈著称。
  • 逸少:指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
  • 曲中举白:在宴会上举杯饮酒。
  • 谈际生玄:谈论中涉及深奥的哲理。
  • 陆离:形容色彩斑斓,光彩夺目。
  • 轩盖:古代车上的篷盖,这里指华丽的车辆。
  • 凄清:形容声音清脆而带有哀愁。
  • 管弦:指乐器,这里特指演奏的音乐。
  • 萍疏:水面上稀疏的浮萍。
  • 波荡:水波荡漾。
  • 柳弱:形容柳枝柔软。
  • 风牵:被风吹动。
  • 未淹:未尽,未消。
  • 欢趣:欢乐的趣味。
  • 林溪:林中的小溪。
  • 夕烟:傍晚的烟雾。

翻译

春天在洛城举行春禊仪式,正值元巳佳节,美好的年份。 在季伦的园子里,逸少的亭前,我们举行宴会。 在宴会的曲调中举杯畅饮,谈论中涉及深奥的哲理。 华丽的车辆光彩夺目,清脆而带有哀愁的音乐在耳边回响。 水面上稀疏的浮萍随着波荡,柔软的柳枝被风吹动。 欢乐的趣味还未尽,林中的小溪已被傍晚的烟雾笼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洛城举行春禊的盛况,通过对季伦园里、逸少亭前的宴会场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诗中“曲中举白,谈际生玄”一句,既表现了宴会上的欢乐,又透露出文人间的深邃思考。末句“未淹欢趣,林溪夕烟”则以景结情,留下无限遐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高球

高宗时人。调露二年(680)作《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全唐诗》存诗2首。 ► 2篇诗文

高球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