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北郭戴氏荷池送侯愉
秋近万物肃,况当临水时。
折花赠归客,离绪断荷丝。
谁谓江国永,故人感在兹。
道存过北郭,情极望东菑。
乔木故园意,鸣蝉穷巷悲。
扁舟竟何待,中路每迟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肃:凋零,衰败。
- 临水:靠近水边。
- 折花:摘下花朵。
- 离绪:离别的情绪。
- 荷丝:荷叶的茎。
- 江国:指江南地区。
- 永:长久。
- 故人:老朋友。
- 过:经过。
- 北郭:北边的城墙外。
- 情极:情感极为深切。
- 东菑:东边的田地。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故园意: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鸣蝉:蝉鸣。
- 穷巷:偏僻的小巷。
- 扁舟:小船。
- 中路:中途。
- 迟迟:缓慢。
翻译
秋天临近,万物开始凋零,更何况是在水边的时候。我摘下花朵赠给即将归去的客人,离别的情绪如同断了的荷叶茎。谁说江南的离别是长久的,老朋友啊,你的感慨就在这里。我们的道路在北边的城墙外相交,我的情感极为深切地望着东边的田地。高大的树木唤起了对故乡的思念,蝉鸣在偏僻的小巷中显得格外悲伤。小船究竟在等待什么,中途总是缓缓前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临水送别的情景,通过折花、断荷丝等意象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诗中“乔木故园意,鸣蝉穷巷悲”巧妙地将对故乡的思念与蝉鸣的悲切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结尾的“扁舟竟何待,中路每迟迟”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后未知归期的无奈与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崔国辅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