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岸

泗水入淮处,南边古岸存。 秦时有漂母,于此饭王孙。 王孙初未遇,寄食何足论。 后为楚王来,黄金答母恩。 事迹遗在此,空伤千载魂。 茫茫水中渚,上有一孤墩。 遥望不可到,苍苍烟树昏。 几年崩冢色,每日落潮痕。 古地多堙圮,时哉不敢言。 向夕泪沾裳,遂宿芦洲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漂母:意思是在水边漂洗衣物的老妇。
  •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等的尊称。
  • 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
  • 堙圮(yīn pǐ):埋没毁坏。

翻译

在泗水流入淮河的地方,南边古老的堤岸还留存着。秦朝时有个漂母,在这里给王孙饭吃。王孙当初还没有得到机遇,他寄人篱下吃饭这点事又有什么值得谈论的。后来他成为了楚王,用黄金报答漂母的恩情。她的事迹留在这里,白白让千年来的人感伤。茫茫水中的小块陆地,上面有一个孤独的土墩。远远望去无法到达,一片苍茫中烟树昏暗。那土墩多年来崩坍的样子,每日都有落潮的痕迹。古老的地方大多被埋没毁坏了,面对这种情况现在也不敢多说什么。到傍晚泪水沾湿了衣裳,就留宿在芦洲村。

赏析

这首诗围绕漂母岸的传说展开,诗人通过描绘泗水入淮处的古老岸堤、漂母与王孙的故事,以及周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时空的悠远氛围。诗中既感慨了漂母的善良和王孙知恩图报的品德,又为古迹的堙圮而惋惜。水中的渚和孤墩给人一种孤独而神秘的画面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最后诗人因感触而泪湿衣裳,留宿芦洲村,更强化了那种追思古人的情感。整体上,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在描述古迹的同时,也传达出对历史和人性的思索。

崔国辅

崔国辅

唐吴郡人。玄宗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因受王鉷案牵连,贬竟陵郡司马。及与陆羽游,品茶评水,时以为佳话。工诗,尤长五绝,颇存六朝吴歌遗韵。有集。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