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池

· 许浑
通竹引泉脉,泓澄潋石盆。 惊鱼翻藻叶,浴鸟上松根。 残月留山影,高风耗水痕。 谁家秋洗药,来往自开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通竹:指用竹管引导水流。
  • 泉脉:泉水的源头或流向。
  • 泓澄:形容水清澈。
  • :水波荡漾的样子。
  • 石盆:石头制成的盆状物,用于盛水。
  • 惊鱼:被惊动的鱼。
  • 翻藻叶:在藻类植物的叶子上翻动。
  • 浴鸟:在水中沐浴的鸟。
  • 松根:松树的根部。
  • 残月:即将消失的月亮。
  • 留山影:在水中留下山的倒影。
  • 高风:强风。
  • 耗水痕:风吹动水面,使水痕发生变化。
  • 秋洗药:秋天用来清洗药材的水。
  • 自开门:自动开启的门。

翻译

用竹管引导泉水,清澈的水在石盆中荡漾。 惊动的鱼儿在藻叶间翻腾,沐浴的鸟儿停在松树的根部。 即将消失的月亮在水中留下山的倒影,强风吹动水面,水痕随之变化。 谁家在秋天用这水来清洗药材,来往的人们自动开启门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通过“通竹引泉”和“泓澄潋石盆”,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清澈见底的泉水图。鱼儿和鸟儿的动态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残月与山影、高风与水痕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变化。最后两句则带入了人的活动,使整个场景更加贴近生活,充满了秋日的宁静与恬淡。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