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送僧归桂州灵岩寺

· 许浑
楚客送僧归桂阳,海门帆势极潇湘。 碧云千里暮愁合,白雪一声春思长。 柳絮拥堤添衲软,松花浮水注瓶香。 南京长老几年别,闻道半岩多影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客:指诗中的友人,因其来自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
  • 桂阳:今广西桂林,古称桂阳。
  • 海门:指长江入海口,这里泛指江河的入海口。
  • 帆势:船帆的气势。
  • 极潇湘:极尽潇湘之美,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
  • 碧云:青云,比喻远方的云。
  • 暮愁合:傍晚时的忧愁聚集。
  • 白雪:这里指白雪般的音乐或歌声。
  • 春思长:春天的思念绵长。
  • 柳絮拥堤:柳絮飘落在堤岸上。
  • 衲软:僧衣柔软,衲指僧衣。
  • 松花浮水:松花落在水面上。
  • 注瓶香:注入瓶中的水带有松花的香气。
  • 南京:指当时的都城长安。
  • 长老:对年高德劭的僧人的尊称。
  • 影堂:供奉高僧画像的厅堂。

翻译

友人,一位来自楚地的客人,送僧人归返桂阳,船帆在海门的气势,仿佛极尽了潇湘的美景。千里之外的碧云在傍晚时分聚集了忧愁,一声如白雪般的歌声唤起了绵长的春思。柳絮飘落在堤岸,使僧衣更加柔软,松花落在水面上,注入瓶中的水也带上了香气。长安的长老已经多年不见,听说半山腰的影堂里,高僧的画像依旧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送僧归桂阳的情景,通过“海门帆势”、“碧云暮愁”、“白雪春思”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诗中“柳絮拥堤”、“松花浮水”等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僧侣生活的宁静。结尾提到长安的长老和影堂,增添了一丝宗教与历史的厚重感,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