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政舞

· 张说
于赫元命,权舆帝文。 天齐八柱,地半三分。 宗庙观德,笙镛乐勋。 封唐之兆,成天下君。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于赫:表示赞叹,相当于“多么显赫”。
  • 元命:天命,指天赋予的使命或命运。
  • 权舆:开始,起始。
  • 帝文:帝王的文德,指帝王的德行和治理。
  • 天齐:天之极,指天的最高处。
  • 八柱:古代神话中支撑天的八根柱子,比喻国家的支柱。
  • 地半三分:指天下分为三部分,这里可能指三国鼎立的局面。
  • 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象征国家。
  • 观德:观察德行,指以德行为标准。
  • 笙镛:古代的两种乐器,笙和镛,这里指音乐。
  • 乐勋:音乐中的功勋,指音乐的庄严和美好。
  • 封唐:指封禅于泰山,古代帝王的一种祭祀活动,象征帝王的合法性和权威。
  • :征兆,预示。
  • 成天下君:成为天下的君主。

翻译

多么显赫的天命,开始于帝王的文德。 天有八根支柱支撑,地被分为三部分。 宗庙中观察德行,笙镛奏出音乐的功勋。 封禅于泰山的征兆,预示着成为天下的君主。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帝王的伟大和天命的显赫。通过“天齐八柱,地半三分”描绘了天地间的宏伟格局,象征着帝国的稳固和广阔。宗庙观德和笙镛乐勋则体现了对帝王德行和功绩的赞美。最后,封唐之兆和成天下君的预示,强调了帝王的天命和统治的合法性。整体上,这首诗以庄严的语言和宏大的意象,展现了帝王的神圣和天命的不可违逆。

张说

张说

唐河南洛阳人,先世范阳人,居河东,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则天时应诏对策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为黄门侍郎。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宗开元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朔方军节度使,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罢当番卫士,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再兼中书令,又为修书使,知丽正书院事。长于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为李林甫所挤,罢相。卒谥文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