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桐庐房明府先辈

· 许浑
帝城春榜谪灵仙,四海声华二十年。 阙下书功无后辈,卷中文字掩前贤。 官闲每喜江山静,道在宁忧雨露偏。 自笑小儒非一鹗,亦趋门屏冀相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榜:春试中式的名单。
  • 谪灵仙:被贬谪的仙人,比喻才华出众的人被贬。
  • 阙下:宫阙之下,指朝廷。
  • 书功:记载功绩。
  • 卷中文字:指文集中的作品。
  • 掩前贤:超越前人。
  • 官闲:官职清闲。
  • 道在宁忧雨露偏:道义所在,不必担心恩泽不均。
  • 小儒:小有学问的人,自谦之词。
  • 一鹗:比喻杰出的人才。
  • 冀相怜:希望得到同情或帮助。

翻译

在帝都的春试中,你这位灵仙般的人物被贬,你的名声却响彻四海已有二十年。 朝廷中记载功绩的名单上没有你的后辈,而你的文集中的作品却超越了前贤。 你官职清闲时,常常喜欢江山的宁静,你坚守道义,不必担心恩泽不均。 我自嘲只是一个小有学问的人,不是杰出的人才,但我仍然希望接近你,得到你的同情和帮助。

赏析

这首作品是许浑赠给桐庐房明府先辈的诗,表达了对先辈才华和名声的敬仰,以及自己虽不才但仍希望得到先辈关照的心情。诗中“谪灵仙”、“掩前贤”等词句,既赞美了先辈的超凡才华,也反映了诗人对先辈的深厚敬意。末句“自笑小儒非一鹗,亦趋门屏冀相怜”则流露出诗人自谦与期望得到先辈提携的诚挚情感。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