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所知

· 许浑
因钓鲈鱼住浙河,挂帆千里亦相过。 茅檐夜醉平阶月,兰棹春归拍岸波。 湖日似阴鼍鼓响,海云才起蜃楼多。 明时又作闲居赋,谁荐东门策四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鲈鱼(lú yú):一种常见的食用鱼,肉质鲜美。
  • 浙河:即浙江,这里指浙江省的河流。
  • 挂帆:指扬帆行船。
  • 兰棹(lán zhào):装饰华美的船桨,这里指船。
  • 鼍鼓(tuó gǔ):古代传说中鼍(一种类似鳄鱼的动物)的皮制成的鼓,这里比喻雷声。
  • 蜃楼(shèn lóu):海市蜃楼,因光线折射而出现在空中的幻象。
  • 东门策四科:东门指古代选拔人才的地方,策四科指通过四科考试选拔人才。

翻译

因为垂钓鲈鱼而留在了浙江的河流边,即使扬帆千里也会顺道来访。茅屋下夜深人静时,我醉卧在平坦的台阶上,月光洒满四周;春天里,我乘着装饰华美的船归去,船桨拍打着岸边的波浪。湖上的日光似乎被阴云遮挡,雷声隆隆;海上的云雾刚起,便出现了许多海市蜃楼的幻象。在这明朗的时代,我又写下了闲居的赋文,谁又能推荐我通过东门的四科考试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垂钓鲈鱼而留连于浙江河畔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茅檐夜醉平阶月,兰棹春归拍岸波”等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末句“明时又作闲居赋,谁荐东门策四科”则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淡漠和对个人才华的自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选拔机制的无奈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心灵自由的情怀。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