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夜闻钟

· 张说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 霜风吹寒月,䆗窱虚中上。 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 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 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䆗窱 (yǎo tiǎo):深远的样子。
  • 舂容 (chōng róng):形容声音宏大响亮。
  • 晃荡 (huàng dàng):摇摆不定。
  • 本际 (běn jì):佛教术语,指事物的根本或起源。
  • 生灭 (shēng miè):佛教术语,指事物的产生和消亡。

翻译

夜晚躺下时听到夜钟声,夜深人静时山中的钟声更加响亮。 寒风中的霜气吹拂着寒冷的月光,月光深邃地照在空旷的山谷之上。 前一刻的钟声宏大而响亮,后一刻的钟声又摇摆不定。 听起来仿佛可以看见钟声的形状,但寻找时却没有任何形象。 这让我深信事物的根本是空无的,只是徒劳地挂念着它们的产生和消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夜晚山中钟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诗中,“夜卧闻夜钟”一句,即以夜晚的静谧为背景,突出了钟声的响亮和深远。后文通过“霜风吹寒月”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氛围。最后,诗人通过对钟声的感受,引出了对生命本质的哲思,表达了佛教中“空”和“生灭”的观念,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空虚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张说

张说

唐河南洛阳人,先世范阳人,居河东,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则天时应诏对策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为黄门侍郎。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宗开元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朔方军节度使,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罢当番卫士,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再兼中书令,又为修书使,知丽正书院事。长于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为李林甫所挤,罢相。卒谥文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