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归朱方寄刘三复

· 许浑
素衣京洛尘,归棹过南津。 故里迹犹在,旧交心更亲。 月高萧寺夜,风暖庾楼春。 诗酒应无暇,朝朝问旅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素衣:白色的衣服,比喻清白的操守。
  • 京洛尘:指京城的尘土,比喻繁华世界的纷扰。
  • 归棹:归舟,回家的船。
  • 南津:指南方的渡口。
  • 故里:故乡。
  • 旧交:老朋友。
  • 萧寺:指寺庙,这里可能指诗人曾经停留或参拜的地方。
  • 庾楼:古代楼名,这里可能指诗人曾经游览或居住的地方。
  • 无暇:没有空闲。
  • 朝朝:每天。
  • 问旅人:询问旅途中的行人,关心他们的安危。

翻译

穿着素净的衣服,我在京城沾染了尘土,现在乘船归家,途经南方的渡口。 故乡的痕迹依然清晰,老朋友的心意更加亲近。 月亮高挂在寺庙的夜空,春风温暖了庾楼的春天。 虽然诗酒之事应无暇顾及,但我每天都会询问旅途中的行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许浑归乡途中的心情和对故乡、旧友的思念。诗中“素衣京洛尘”一句,既描绘了诗人离开繁华京城的形象,又暗含了对清白操守的坚持。后文通过对故乡痕迹的提及和对旧友情感的强调,进一步加深了归乡的温馨与期待。诗的结尾,诗人虽然表示自己可能无暇顾及诗酒之事,但他每天都会关心旅途中的行人,显示了他的人文关怀和对旅途中人们安危的牵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情怀。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