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名句
注释
作者一作“马戴”。
①浩渺:广阔无边貌。无极:没有尽头.信:听凭,任由。
②海半:犹言半海,海中间。乡树:家乡的林木。
③穷:完、尽。
④离心:离别时的心情,兼指别后怀念之情。曙霞:曙光和朝霞。曙霞东:指太阳升起的东方。新罗在唐朝领土的东北方向。
赏析
《送朴山人归新罗》是唐朝末年湖北荆门僧尚颜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赠别诗是作者写给一位朝鲜隐士的。当朴山人即将起程返回故乡时,作者生动地为之描绘了海上历程的风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旅人的深厚情谊。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浩渺(hào miǎo):形容水域辽阔无边。
- 无极:没有尽头。
- 信风:指稳定的风向,常指航海中的顺风。
- 乡树:家乡的树木。
- 沙平:沙滩平坦。
- 离心:离别的情感。
- 目断:目光所及之处。
- 曙霞:朝霞。
翻译
水域辽阔无边,航行没有尽头,扬帆起航,只信赖那稳定的风向。 云和山似乎越过了大海的一半,家乡的树木仿佛进入了船中。 波涛平静后,远方的天空显现,沙滩平坦,远处的岸边也渐渐清晰。 离别的情感寄托在何处?目光所及,是东方的朝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朴山人归新罗的情景,通过浩渺的水域、信风扬帆、云山过海等意象,展现了旅途的辽阔与壮美。诗中“乡树入舟中”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家乡的思念。结尾的“离心寄何处,目断曙霞东”则抒发了离别时的无尽愁思,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马戴
马戴,字虞臣,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人。晚唐诗人、官员。早年屡试不第,武宗会昌四年(844年)始中进士,同榜有项斯、赵嘏。大中元年(847年),太原李司空辟掌书记,后以正言被斥为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县)尉。终太学博士。曾隐居华山,并遨游边关。咸通年间,应辟佐大同军幕府,与贾岛、许棠相唱答。咸通七年(867年),擢拔为国子、太常博士。工于诗,叶矫然称:“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杨慎称其《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一联,谓“虽柳吴兴(柳恽)无以过也”。纪昀认为“晚唐诗人,马戴骨格最高”。咸通九年(869年),病卒于太常博士任上。有《会昌进士诗集》1卷,《补遗》1卷。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