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榼(kē):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酒杯。
- 李陵:西汉名将,因战败投降匈奴,后世常被用作谈论功业的典故。
- 红缰:红色的马缰绳,这里指驾驭马匹。
- 金镞(zú):金制的箭头,这里指箭。
- 秋鹰:秋天的猎鹰,常用来比喻勇猛的战士。
- 塞迥(jiǒng):边塞遥远。
- 河深彻底冰:河流深且完全结冰。
翻译
玉杯中的酒频频倾倒,谈论功绩时笑着提及李陵。 红色的马缰驾驭着骏马奔驰,金箭头牵引着秋天的猎鹰。 边塞遥远,连天都是雪,河流深且完全结冰。 谁说只需提一剑,就能勤苦地在中兴事业中立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将士的生活场景,通过“玉榼酒频倾”和“论功笑李陵”展现了将士们豪迈的饮酒和对功名的轻蔑态度。诗中“红缰跑骏马,金镞掣秋鹰”生动描绘了边塞的战斗准备和将士们的勇猛。后两句“塞迥连天雪,河深彻底冰”则进一步以自然环境的严酷来象征边塞的艰苦。最后一句“谁言提一剑,勤苦事中兴”表达了对边塞将士辛勤付出的赞美和对他们功绩的肯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与边塞生活的艰辛。

马戴
马戴,字虞臣,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人。晚唐诗人、官员。早年屡试不第,武宗会昌四年(844年)始中进士,同榜有项斯、赵嘏。大中元年(847年),太原李司空辟掌书记,后以正言被斥为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县)尉。终太学博士。曾隐居华山,并遨游边关。咸通年间,应辟佐大同军幕府,与贾岛、许棠相唱答。咸通七年(867年),擢拔为国子、太常博士。工于诗,叶矫然称:“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杨慎称其《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一联,谓“虽柳吴兴(柳恽)无以过也”。纪昀认为“晚唐诗人,马戴骨格最高”。咸通九年(869年),病卒于太常博士任上。有《会昌进士诗集》1卷,《补遗》1卷。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