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二主北汉四主

五代天子朝暮移,兵强马壮则为之。 河东险固霸王资,行营都统肇鸿基。 横挑强胡岂晋宜,契丹鼓忿中国疲。 晋阳保境独孜孜,负义侯已黄龙羁。 安行入汴不须疑,更称天福表馀思。 垂裕何人继者谁,锥剑奚堪属幼儿。 陛下禁声能几时,东庑授首如倾蔂。 密诏朝来反邺旗,封丘始至冲主糜。 澶州群拥侍中为,刘崇帝北几衔悲。 祖业安能一旦亏,二十九年太原陲。 传国虽微亦汉丝,史氏编名那可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区,这里特指北汉的疆域。
  • 行营都统:指统领军队的高级军事指挥官。
  • 鸿基:宏伟的基业,指建立的国家或政权。
  • 横挑强胡:指挑衅或对抗强大的外族,这里指契丹。
  • 晋阳:古代地名,今太原市,北汉的都城。
  • 孜孜:勤奋不懈的样子。
  • 负义侯:指背叛信义的诸侯或君主。
  • 黄龙羁:黄龙,指辽国,羁,束缚,这里指被辽国俘虏。
  • 天福:指北汉的年号。
  • 垂裕:留下丰厚的遗产或基业。
  • 锥剑:比喻幼小的君主难以承担重任。
  • 东庑:东边的厢房,这里指宫廷中的某个地方。
  • 倾蔂:蔂,古代盛酒的器具,倾蔂即倒酒,比喻事情迅速发生。
  • 封丘:地名,今河南省封丘县。
  • 冲主:指年轻的君主。
  • 澶州:古代地名,今河南省濮阳市。
  • 刘崇:北汉的第二位皇帝。
  • 衔悲:怀着悲痛。
  • 汉丝:比喻汉朝的血脉或传统。

翻译

五代时期的天子像朝暮更替一样频繁变换,谁兵强马壮谁就能称王。河东地区地势险要,是建立霸业的资本,行营都统在这里奠定了宏伟的基业。挑衅强大的契丹并非晋国适宜之举,契丹的愤怒使中原国家疲惫不堪。晋阳保持独立,勤奋不懈地保境安民,而负义侯已被辽国俘虏。安然进入汴京无需怀疑,更以天福年号表达余下的思考。留下丰厚的基业,但谁能继承呢?幼小的君主如何能承担起重任?陛下的权威能维持多久?东厢房中,事情迅速发生,如同倒酒一般。密诏朝来,反叛的旗帜在邺城升起,封丘初至,年轻的君主已陷入困境。澶州群臣拥戴侍中为首,刘崇在北方悲痛不已。祖业怎能一日亏损,二十九年间太原边疆稳固。虽然国力衰微,但汉朝的血脉依旧传承,史书编纂怎能遗漏这一段历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五代时期北汉的历史变迁,通过对比不同君主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展现了权力斗争和外族侵扰下的国家命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地理名称,通过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整体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