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四主夏三主
注释
- 西秦: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权,存在于公元385年至431年,由鲜卑族的乞伏国仁建立。
- 朔夏:指中国历史上的夏国,由赫连勃勃建立,存在于公元407年至431年。
- 鸱张:形容嚣张跋扈的样子。
- 夺攘:争夺,抢夺。
- 败枋:指军事上的失败。
- 桓温:东晋时期的著名将领。
- 刘裕:东晋末年的军事将领,后篡位建立刘宋。
- 咸殿室家:指国家的宫殿和家庭。
- 十陵:指帝王的陵墓。
- 乞伏:西秦的建立者。
- 谶存:预言的存在。
- 拓跋:指北魏的拓跋氏。
- 伏莽:隐藏在草丛中的野兽,比喻潜伏的敌人。
- 赫连:夏国的建立者赫连勃勃。
- 铁伐:指赫连勃勃的称号“铁弗”。
- 夏裔:夏国的后代。
- 秦土:指秦国的土地。
- 宗夷:指家族的灭亡。
- 豚:猪,比喻无价值或卑贱。
- 呓语:梦话,比喻无意义的话。
- 厉斧:锋利的斧头,比喻强大的攻击力。
- 绮绣:华丽的织物,比喻繁华。
- 台园:宫廷的花园。
- 苛蓝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统万城:夏国的都城。
- 定昌:夏国的一个年号。
- 暮末:指夏国的末年。
- 犬兔俱驰:比喻双方都受到损失。
- 豕蛇相啖:比喻互相吞噬。
- 阴山:山脉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
- 玉塞:指边塞。
- 高田吐谷:指高句丽和吐谷浑,两个古代民族。
- 倒悬:比喻极其困难或危险的情况。
翻译
在东晋偏安江左的日子里,天空的光芒被分裂,各种胡人喧嚣不已。西秦和朔夏尤为凶猛狡猾,嚣张跋扈,肆意狂奔。他们随意称王称帝,翻云覆雨,覆手为雨。桓温的锐气早已被挫败,刘裕的开汴之路也被迫回转。国家的宫殿和家庭,谁还会去询问,帝王的陵墓也只是空谈。真正的统治者反而在代恒以北,乞伏曾想通过预言来存续。他已经放弃了姚苻,依附于拓跋,却不知道潜伏的敌人会让他如穷猿般绝望。从此赫连勃勃夸耀铁弗,夏国的后代以此表雄藩。他们收复了秦国的土地,却不再思念旧日,幸运地占领了长安,便开始窃取尊位。他们手持弓剑,视民如鹿,最终身死宗族灭亡,子孙也如猪一般无价值。朝宋服凉都是无意义的梦话,果然招来了魏国的入侵。如何能抵挡住那锋利的斧头,只剩下华丽的织物留在宫廷的花园。在苛蓝山上挥泪,统万城中触碰到了困境。如果在定昌暮末相遇,应该会责怪父祖连累了子孙。我想高声呼唤这些丑陋的众徒,不要用家族的命运来换取中原的统治。犬兔俱驰,最终都会灭亡,豕蛇相啖,最终都会被吞噬。天之所骄,天自绝,人之所畏,人必掀。长城早已向阴山界定,你们的命运最终会依附于玉塞。虚名和实际的祸害成就了什么,高田吐谷总是让人伤魂。千年的光辉归于日月,倒悬的世界谁又能主宰乾坤。
赏析
这首诗深刻描绘了东晋时期西秦和夏国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冲突,通过对比东晋的偏安与西秦、夏国的野心勃勃,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民族的命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如“鸱张夺攘”、“为雨为云覆手翻”等,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物性格。同时,诗人的语言充满了悲悯和批判,对那些为了权力而不惜牺牲家族和民族命运的行为表示了深刻的忧虑和谴责。整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性、权力和命运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