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胜览送江右蒋举人还乡

· 陈繗
直上楼台赏海天,天光海色浩相连。 青山一发悬秋镜,白雪千寻破晓烟。 触目胜观留去马,满怀佳兴重归船。 故乡亲友遥相见,疑是蓬莱出洞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琼台: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 江右:古代指长江下游以西的地区,今多指江西省。
  • 一发:形容非常细小,如同头发丝一样。
  • 千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千寻形容极高。
  • 破晓:天刚亮的时候。
  • 触目:目光所及。
  • 胜观:美景。
  • 去马:即将离去的马,比喻即将离开的人。
  • 佳兴:美好的兴致。
  • 归船:回家的船。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
  • 洞仙:居住在洞府中的仙人。

翻译

登上高楼,欣赏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色,天光与海色浩渺相连。远处青山细如发丝,悬挂在秋日的明镜之上,白雪覆盖的山峰高耸入云,仿佛穿破了清晨的薄雾。眼前的美景让我停下了即将离去的脚步,满怀美好的兴致踏上归途的船只。遥想故乡的亲朋好友,仿佛相见在即,他们或许会怀疑我是从蓬莱仙境归来的洞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琼台高楼的所见所感,通过“天光海色浩相连”、“青山一发悬秋镜”等意象,展现了壮阔的自然风光。诗中“触目胜观留去马,满怀佳兴重归船”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对归途的期待。结尾的“疑是蓬莱出洞仙”则巧妙地融入了仙境的想象,增添了诗意的神秘与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情。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

陈繗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