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

天下多忌讳,首尾一身畏。民人多技巧,奢淫终日炒。 利器转相誇,国家同怨嗟。禁之以法令,盗贼持柯柄。 使我介然知,所戒惟施为。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好之在下,犹不可胜。 好之自我,民胡不应。必也其圣,无欲乃净。生之畜之,万物所命。 塞之闭之,光而不映。修之于身,天下以定。比于赤子,以柔握劲。 至精至和,卒如本性。是谓玄同,亲疏孰竞。闷闷醇醇,不可歌咏。 吾将从其后,与民相左右。根长而蒂久,能取复能守。 嗟兹家国母,是曰乾坤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忌讳:jì huì,指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
  • 奢淫:shē yín,奢侈淫逸。
  • 怨嗟:yuàn jiē,怨恨叹息。
  • 柯柄:kē bǐng,斧柄,比喻权力。
  • 介然:jiè rán,耿耿于怀的样子。
  • :yí,平坦。
  • :jìng,小路。
  • 玄同:xuán tóng,深奥的相同,指道的高深境界。
  • 闷闷:mèn mèn,形容气氛沉闷,不活跃。
  • 醇醇:chún chún,淳朴厚道。

翻译

天下间有许多忌讳,让人感到首尾难顾,全身畏惧。民众掌握了太多技巧,整日奢侈淫逸,不断炒作。 人们相互夸耀利器,国家因此怨声载道。虽然用法令来禁止,但盗贼却掌握着权力。 我因此深知,必须警惕的是施政的行为。大道本应平坦,但人们却喜欢走小路。如果这种偏好来自于下层,尚且难以克服。 如果这种偏好来自于我,民众怎会不响应。必须要有圣人的智慧,无欲才能清净。让万物生长繁衍,这是万物的本命。 堵塞那些不必要的,虽然有光却不应显露。修身养性,天下自然安定。比作赤子,以柔弱之手握住刚强之力。 达到至精至和的境界,最终回归本性。这就是深奥的相同,亲疏之间谁又能竞争。气氛沉闷而淳朴,难以用歌咏来表达。 我将跟随其后,与民众相互扶持。根深蒂固,长久不衰,既能取得也能守住。 感叹这国家的母亲,是天地间的朋友。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诗中,“天下多忌讳”、“民人多技巧”等句,揭示了社会的复杂与混乱,而“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则表达了对于人们偏离正道的忧虑。后文提出“无欲乃净”、“生之畜之”等理念,强调了修身养性、顺应自然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经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