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骈拇

五德同行,五事分情。山谷为亢,金跃始旷。居学为修,木荣众求。 尊彊为治,如火灼视。江海无为,似水推移。导引作寿,土则坤久。 四时相守,民莫不有。民各知子,鲜克知母。水火木金,反为土沉。 义仁智礼,是古非今。此惟圣德,澹然无极。众美从之,以归至域。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名同帝,与一同流。 纯素之一,惟神在室。干越不用,其宝倍密。不亏其纯,其纯乃真。 不杂其素,其素乃具。乃真乃具,五星天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骈拇:指并列的两个拇指,比喻文章中的对仗工整。
  • 五德:古代五行(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五种德性。
  • :高,此处指山谷的高远。
  • :跳跃,此处指金属的跃动。
  • :修养,此处指树木的茂盛。
  • 灼视:明亮地照耀,此处指火的炽热。
  • 推移:推动,此处指水的流动。
  • 坤久:坤,指地,久,长久,此处指土地的恒久。
  • 鲜克:很少能够。
  • 澹然:平静,淡泊。
  • 至域:至高的境界。
  • :漂浮,此处指生命的无常。
  • :休息,此处指死亡的宁静。
  • 同帝:与天地同在。
  • 干越:古代地名,此处指珍贵的宝物。
  • 倍密:更加秘密。
  • 纯素:纯净无杂质。
  • :具备,完整。
  •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翻译

五种德性并行,五种事物各有情感。山谷显得高远,金属跃动显得开阔。居所学习显得修养,树木茂盛众人追求。 尊崇强盛以求治理,如火般炽热照耀。江海无为而治,似水自然流动。通过导引以求长寿,土地则恒久不变。 四季相互守护,民众无不拥有。民众各自知道自己的子女,却很少能知道自己的母亲。水、火、木、金,最终归于土的沉寂。 义、仁、智、礼,是古人的标准而非今人的。这正是圣人的德性,平静而没有极限。众多美德随之而来,归于至高的境界。 生命如同漂浮,死亡如同休息。睡眠中不做梦,醒来时无忧虑。其名声与天地同在,与万物同流。 纯净无杂质的本质,只有精神在其中。珍贵的宝物不被使用,其价值更加秘密。不损害其纯净,其纯净才是真正的。 不混杂其本质,其本质才是完整的。这才是真正的完整,五星在天空中聚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五行及其所代表的德性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与道德的理解。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比喻,如“山谷为亢,金跃始旷”和“江海无为,似水推移”,形象地表达了五行的特性和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于生命和死亡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于纯净本质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