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夜城外火初六午城中复火

燎原何事倚春城,谁使炎炎日夜明。 上客何功徒烂额,自他有耀独关情。 夏馀烬在畴相合,陈后灰然孰并京。 寄语青阳休泄泄,时膏速向晓云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燎原:原指火烧原野,这里比喻火灾蔓延。
  • 炎炎:形容火势旺盛。
  • 上客:尊贵的客人,这里可能指参与救火的人。
  • 烂额:形容非常疲惫或受伤。
  • 关情:关心,关注。
  • 夏馀烬:夏天的余火,比喻残余的火势。
  • 陈后灰:陈旧的灰烬,比喻过去的灾难。
  • 泄泄:形容水流缓慢或事物发展缓慢。
  • 时膏:及时的帮助或补救。
  • 晓云:清晨的云,这里可能比喻清晨的希望或新的开始。

翻译

火灾蔓延何以依赖春城,是谁使得火势日夜旺盛。 尊贵的客人有何功绩,徒劳地疲惫或受伤,只有我独自关心。 夏天的余火还在,谁会相助,陈旧的灰烬燃起,谁又能与之匹敌。 寄语青阳,不要缓慢,及时的帮助应迅速向清晨的云行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火灾的严重性和对救援的迫切需求。诗中,“燎原”和“炎炎”形象地描绘了火势的猛烈,而“上客烂额”则反映了救援人员的艰辛。后半部分通过对“夏馀烬”和“陈后灰”的比喻,暗示了灾难的持续影响,最后呼吁及时采取行动,以清晨的云象征希望和新的开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灾难的深刻关注和对救援的急切呼吁。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