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

忆昔小学岁,涉猎经史通。 垂髫应茂选,总角饩庠宫。 矢志天人策,称心词赋雄。 弱冠登贤籍,春秋动云风。 自知方幼学,欣获窥秘中。 罄折披良友,卓荦向群公。 孜孜明今古,矻矻考污隆。 忽忘身贫贱,谓可致微躬。 藜灯空六载,宣室渺宸枫。 一朝辞砖影,香署日匆匆。 不悲声名闇,方惊夙夜衷。 伊余闻在昔,趋时道不同。 离群应见异,迷宠自当穷。 深怀进退谷,恃此寸心冯。 逢人虽局蹐,省志自冲融。 所求惟反鹄,谁敢复书空。 忽念铅刀割,还收折臂功。 谅生明盛日,庶不重昏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垂髫(chuí tiáo):指童年或儿童时期。
  • 饩庠宫(xì xiáng gōng):古代指供给学宫的食物,这里指在学宫学习。
  • 天人策:指关于天道和人道的学问。
  • 词赋雄:指文辞雄壮,才华横溢。
  • 贤籍:指被列入贤人名册。
  • 春秋动云风:比喻时代变迁,风云变幻。
  • 秘中:指深奥的学问或秘密。
  • 罄折:指尽其所有,毫无保留。
  • 卓荦(zhuó luò):卓越,突出。
  • 矻矻(kū kū):勤奋不懈的样子。
  • 污隆:指世道的盛衰。
  • 藜灯:指简陋的灯火,比喻清贫的生活。
  • 宣室:指皇帝的宫室。
  • 渺宸枫:指皇帝的恩宠遥远。
  • 香署:指官署,官府。
  • 夙夜衷:指日夜的心思。
  • 进退谷:比喻人生的选择和困境。
  • 寸心冯:指内心的依靠。
  • 局蹐(jú jí):小心谨慎的样子。
  • 冲融:指心胸开阔,气度不凡。
  • 反鹄:指回归本心,追求高尚的目标。
  • 铅刀割:比喻微小的力量也能发挥作用。
  • 折臂功:比喻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
  • 明盛日:指光明繁荣的时代。
  • 重昏终:指再次陷入黑暗或困境。

翻译

回忆起小学时光,那时涉猎经史已经通晓。童年时被选入学宫,少年时享受学宫的供给。立志研究天道人道,文辞才华横溢。二十岁时登上贤人名册,春秋时代的风云变幻。自知还在幼学阶段,欣喜地窥探深奥的学问。毫无保留地向良友学习,向群公展示卓越。勤奋不懈地考察世道的盛衰,忽然忘记了自己的贫贱,认为自己可以有所作为。简陋的灯火照亮了六年,皇帝的恩宠却遥不可及。一天辞别了砖影,官署的日子匆匆忙忙。不悲叹声名不显,却惊讶于日夜的心思。我听说在古代,追求的道路不同。离群索居应该有所不同,迷恋宠爱自然会走到尽头。深感人生的选择和困境,依靠内心的坚持。虽然遇到人时小心谨慎,但心胸开阔,气度不凡。所追求的是回归本心,追求高尚的目标,谁还敢空谈呢?忽然想到即使微小的力量也能发挥作用,还是收起了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相信生在光明繁荣的时代,或许不会再次陷入黑暗或困境。

赏析

这首作品回顾了作者从小学到成年的学习经历和心路历程,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垂髫应茂选,总角饩庠宫”描绘了作者童年时的学习环境,而“矢志天人策,称心词赋雄”则展现了他对学问的执着和才华。通过“罄折披良友,卓荦向群公”等句,可以看出作者在学问上的勤奋和追求卓越的态度。最后,诗中的“忽念铅刀割,还收折臂功”和“谅生明盛日,庶不重昏终”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和对个人努力的肯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学问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