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泫雨未息风偏舟迟
披衣晨眺秋已极,野意川心俱黯塞。
扶桑倦旭罢朝升,炮车飞布穷天黑。
泫然微雨溅波纹,霢霂穿帘不肯息。
岩谷锁烟弥平原,近山若隐远山匿。
无端南来重飘发,澎湃竞舟欲断纆。
弱缆斜牵奈若何,愁看阴曀日西昃。
吾归至此不计时,默数几与终风值。
岂亦鬼神解相戏,故引长行客心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泫雨:细雨,微雨。
- 黯塞:昏暗,阴沉。
- 扶桑:神话中的树名,这里指东方。
- 倦旭:疲倦的太阳。
- 炮车:比喻雷声。
- 飞布:飞动的云。
- 泫然:形容水滴落的样子。
- 霢霂:小雨。
- 锁烟:烟雾笼罩。
- 飘发:形容风大。
- 澎湃:波涛声。
- 纆:绳索。
- 阴曀:阴沉,昏暗。
- 昃:太阳偏西。
- 终风:持续的风。
翻译
清晨披衣远眺,秋意已浓,野外的景象和心情都显得阴沉。东方的太阳疲倦地升起,雷声隆隆,云如飞布遮天蔽日。细雨如丝,波纹轻溅,小雨穿透帘幕,不肯停歇。山谷中的烟雾弥漫至平原,近处的山峦若隐若现,远处的山峰则完全隐匿。无端地,南来的风更加猛烈,波涛声中,竞舟的绳索似乎要断裂。弱小的缆绳斜斜地牵扯着,我该如何是好,忧愁地看着阴沉的天空,太阳已西斜。我回到这里,不再计算时间,默默数着,与持续的风相遇。难道是鬼神在戏弄我,故意引导我这长途旅人的心境逼近极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清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阴沉的天气和旅人的孤寂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泫然微雨”、“霢霂穿帘”等,生动地表现了雨天的细腻感受。同时,通过“扶桑倦旭”、“炮车飞布”等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诗的结尾部分,旅人的无奈和忧愁通过“弱缆斜牵”、“愁看阴曀日西昃”等句得以深刻表达,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心境的压抑。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凉,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深睡 》 —— [ 明 ] 郭之奇
- 《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骈拇 》 —— [ 明 ] 郭之奇
- 《 饮王子龙斋达旦冒雨而归连日滂沱不已秋夕既七银河黯然独坐偶成遣怀书谢 》 —— [ 明 ] 郭之奇
- 《 兵事十首徵兵 》 —— [ 明 ] 郭之奇
- 《 集雅诗二十首许由 》 —— [ 明 ] 郭之奇
- 《 念八日过斗鸡山恶其名之鄙也而不敢易 》 —— [ 明 ] 郭之奇
- 《 花枝归客园花似笑似怜又似有所思诗以解之 》 —— [ 明 ] 郭之奇
- 《 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