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马叟书作此远寄

· 袁凯
洛阳马叟世称贤,童稚相看四十年。 只道诗名传宇内,宁知酒债满江边。 蓬蒿久没扬雄宅,虾菜聊随范蠡船。 此日将书付归雁,不胜清泪湿吴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得马叟书:收到马叟的信。
  • 洛阳马叟:指洛阳的马姓老者。
  • 童稚相看四十年:从小相识至今已有四十年。
  • 宇内:天下。
  • 酒债:因饮酒而欠下的债务。
  • 蓬蒿:杂草,比喻荒凉。
  • 扬雄宅:扬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这里指他的故居。
  • 虾菜:简单的海鲜菜肴。
  • 范蠡船: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后隐居江湖,这里指隐居生活。
  • 归雁:传递书信的雁。
  • 吴笺:吴地产的纸,这里指信纸。

翻译

我收到了洛阳的马叟的信,他是世人称颂的贤者,我们从小相识至今已有四十年。我原以为他的诗名会传遍天下,哪知道他因饮酒而欠下了许多债务。他的住处长满了杂草,像是荒废的扬雄故居,而他只能随遇而安,过着简朴的生活,就像范蠡隐居时的样子。今天我将这封信交给归雁带回,不禁泪湿了吴地产的信纸。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老友马叟的深切关怀和感慨。诗中,“童稚相看四十年”一句,既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后文通过对马叟现状的描写,如“蓬蒿久没扬雄宅”和“虾菜聊随范蠡船”,表达了诗人对马叟境遇的同情和无奈。结尾的“不胜清泪湿吴笺”更是以泪洒信纸的细节,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友人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