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窦鸣:指两只鸟儿在鸣叫。
- 飞飞:形容鸟儿或昆虫飞翔的样子。
- 蜂蝶:蜜蜂和蝴蝶,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生机。
- 衰翁:年老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春牛:春天的牛,可能指春天的景象或春天的气息。
- 和国馨:和谐地与国馨(童子名)共享美好时光。
翻译
太阳转过芭蕉树,两只鸟儿在鸣叫,蜜蜂和蝴蝶在晴朗的新天空中欢快地飞翔。一位年老的人醉卧在溪边园子里,与童子马国馨一起,一曲春天的歌声和谐地共享这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通过“日转芭蕉双窦鸣”和“飞飞蜂蝶喜新晴”的描写,诗人传达出春天的活力和喜悦。后两句“衰翁醉卧溪园里,一曲春牛和国馨”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以及与童子马国馨共享这份美好的和谐场景。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
陈献章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初秋过冰衲上人山房三首 其二 》 —— [ 明 ] 彭孙贻
- 《 初秋 》 —— [ 元 ] 罗蒙正
- 《 孟秋偕静夫子鱼尊五殷六过鸡鸣寺 》 —— [ 清 ] 曹寅
- 《 绍圣二年秋七月乙未夜梦游一胜处非平生所经行见一道士延余坐饮以醇酒酒酣道旧故恍然不知所以因而赋诗既觉漫不复记忆戏作五言以补之 》 —— [ 宋 ] 洪朋
- 《 初秋郡丞李紫厓诗至次韵 》 —— [ 明 ] 区越
- 《 乙丑秋孟颖仙告予贫甚质衣助之偶检文箧见其旧字感而赋此不必寄孟也 》 —— [ 清 ] 戴亨
- 《 早秋 》 —— [ 明 ] 朱厚烜
- 《 己巳七月游阳华 》 —— [ 宋 ] 李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