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邓俊圭书

舞雩童子亦同游,陋巷高贤得自求。 汉老岂非徐孺子,宋人何独薛居州。 数茎雪报年华晚,独树风惊昨夜秋。 书使远来深有意,白云高帻岸罗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舞雩(yú):古代求雨的祭祀仪式,也指举行舞雩的地方。
  • 陋巷:狭窄破旧的巷子,常用来形容贫寒的居住环境。
  • 高贤:品德高尚的贤人。
  • 徐孺子:东汉时期的隐士,以清贫著称。
  • 薛居州:宋代人,具体事迹不详,这里可能指一个普通的宋代人。
  • 数茎雪:几根白发,比喻年老。
  • 年华晚:晚年。
  • 独树风惊:孤独的树在风中显得格外惊动,比喻孤独或遭遇不幸。
  • 岸罗浮:地名,位于今广东省罗浮山附近。

翻译

舞雩的童子与我一同游玩,陋巷中的高贤需要自己去寻求。汉朝的老者难道不是徐孺子吗?宋人为何独独提到薛居州。几根白发报告着年华已晚,孤独的树在风中惊动了昨夜的秋。书信使者远道而来,深含意义,白云高高地覆盖着岸边的罗浮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舞雩童子与陋巷高贤,徐孺子与薛居州,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诗中“数茎雪报年华晚”一句,既是对自己年老的感慨,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结尾的“白云高帻岸罗浮”则以景结情,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山水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憧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