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刘景惠持吾亡友罗一峰事状来访白沙道其尊翁程乡宰肃庵愿友之意留余馆中数日赠以示诗
儒官秋晚谢迟回,林下斋扉不浪开。
顾我敢辞千古述,故人真为一峰来。
风流想见雷封下,消息通传雪浪堆。
明发仙舟闻解缆,屋乌情在莫频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儒官:古代指从事教育、学术的官员。
- 秋晚:秋天的末尾。
- 谢迟回:谢绝迟来的拜访。
- 林下斋扉:指隐居的地方的门。
- 不浪开:不轻易打开。
- 敢辞:敢于推辞。
- 千古述:流传千古的叙述。
- 一峰:指罗一峰,诗人的亡友。
- 雷封:古代指边疆地区。
- 消息通传:消息传递。
- 雪浪堆:比喻消息传递的迅速。
- 明发:天明时。
- 仙舟:指刘景惠的船。
- 解缆:解开缆绳,指船只启航。
- 屋乌情在:指对家的眷恋。
- 莫频催:不要频繁催促。
翻译
在秋天的末尾,我作为儒官,谢绝了迟来的拜访,隐居之地的门不轻易打开。 我敢于推辞那些流传千古的叙述,因为故人真的为了罗一峰而来。 风流的事迹在边疆地区想见,消息如雪浪般迅速传递。 天明时,听说仙舟要启航,我对家的眷恋之情深重,不要频繁催促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罗一峰的深切怀念,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珍视。诗中“儒官秋晚谢迟回”一句,既显示了诗人的身份,又暗示了他对世俗的淡漠。后文通过对“一峰”、“雷封”、“雪浪堆”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消息传递的感慨。结尾的“屋乌情在莫频催”则流露出诗人对家的眷恋,不愿轻易离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友情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