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子:指失去父亲的孩子。
- 六十一:指作者当时的年龄。
- 慈亲:指作者的母亲。
- 八旬三:指八十岁零三个月,旬指十年。
- 旌书:指表彰的文书。
- 新榜:新的匾额或表彰的标志。
- 拭泪:擦去眼泪。
- 旧衫:旧衣服。
- 菑畬:(zī yú),指耕种的土地。
- 俯仰:指生活所需。
- 渔钓:钓鱼,这里指隐居生活。
- 老东南:指在东南地区老去。
- 些儿:一点儿,稍微。
- 长生计:指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或计划。
- 岩畔:岩石旁边。
- 丹书:指道教的经书或秘籍。
- 两函:两册。
翻译
我这个失去父亲的孩子今年已经六十一岁了,而我的慈母已经过了八十岁零三个月。家门口挂着新的表彰匾额,我在床头擦去眼泪,换上了旧衣服。年轻时有耕种的土地足以维持生活,现在不妨在东南地区过着钓鱼的隐居生活。稍微考虑一下寻求长生不老的计划,岩石旁边有两册道教的经书。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在六十一岁生日时所作,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孤子”与“慈亲”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通过“旌书”与“拭泪”、“新榜”与“旧衫”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荣誉的淡然和对简朴生活的珍视。最后,提到“长生计”和“丹书”,透露出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