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夜苦暑神游四景意可清凉夕庭梧云

不须入谷聆琴音,紫茎绿带倚宵襟。 谅由风动香能远,亦以人幽气可寻。 此夜开帷生旧忆,旧香入梦疑新识。 梦里分明入抱怀,秋来应许就颜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夜:指夏夜。
  • 苦暑:酷热的夏天。
  • 神游:心灵或思绪游荡,想象中游历。
  • 四景:四季的景色。
  • 清凉:凉爽,使人感到舒适。
  • 夕庭:傍晚的庭院。
  • 梧云:梧桐树上的云影,这里可能指梧桐树。
  • 紫茎绿带:形容植物的茎和叶,紫茎绿叶。
  • 宵襟:夜晚的衣襟,这里指夜晚。
  • 风动香能远:风吹动,香气可以传播得很远。
  • 人幽气可寻:人在幽静之处,可以寻找到清新的气息。
  • 开帷:拉开窗帘或帷幕。
  • 旧忆:旧时的回忆。
  • 旧香入梦:旧时的香气进入梦中。
  • 疑新识:仿佛是新认识的。
  • 梦里分明:在梦中清晰可见。
  • 入抱怀:进入怀抱。
  • 秋来应许就颜色:秋天到来时,应该可以看到它的真实颜色。

翻译

在夏夜的酷热中,我的思绪游荡在四季的美景中,寻找一丝清凉。傍晚的庭院里,梧桐树上的云影似乎也在诉说着凉意。

我不需要进入山谷去聆听琴声,那紫茎绿叶的植物就依偎在夜晚的衣襟旁。想必是风一吹,它的香气就能传播得很远;也正因人在幽静之处,才能寻找到这清新的气息。

今夜,我拉开窗帘,旧时的回忆涌上心头,旧时的香气仿佛进入了我的梦中,让我感觉仿佛是新认识的。在梦里,它清晰地进入了我的怀抱,我相信到了秋天,我应该能看到它的真实颜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夜中诗人对清凉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怀念。通过“紫茎绿带”和“风动香能远”等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清新气息的渴望和对旧时回忆的深情。诗中的“梦里分明入抱怀”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