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怜

天地不怜人,鸿初不再陈。 时序不怜人,寒暑日侵春。 山水不怜人,车舟惹雾尘。 神鬼不怜人,灾患绕清贫。 诗书不怜人,坑焚使祸邻。 亲友不怜人,处困希笑嚬。 衣履不怜人,敝裂安可新。 镜影不怜人,衰老厌馀身。 肤体不怜人,疲病转伤神。 心思不怜人,愁苦益艰辛。 百岁驰旦隙,所求泊岸津。 安能终碌碌,与世共龂龂。 忽值犹龙老,于予化蝶晨。 留兹不言教,为我宿生因。 当前皆止处,即事了虚真。 天地则如此,吾将任物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初:鸿雁初飞,比喻事物的开始。
  • 时序:时间的顺序,指四季的更替。
  • 车舟:车和船,泛指交通工具。
  • 神鬼:指超自然的力量。
  • 坑焚: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
  • 笑嚬:笑容和愁容,指亲友的态度变化。
  • 敝裂:破旧和裂开。
  • 馀身:剩余的身体,指衰老的身体。
  • 肤体:身体的外表。
  • 旦隙:比喻时间的短暂。
  • 泊岸津:比喻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 碌碌:平庸无能的样子。
  • 龂龂:争论不休的样子。
  • 犹龙老:比喻老者智慧如龙。
  • 化蝶晨:比喻梦境或幻觉。
  • 宿生因:前世的因缘。
  • 了虚真:明了虚幻与真实。

翻译

天地不怜悯人,鸿雁初飞不再陈述。 四季更替不怜悯人,寒冷和炎热日渐侵蚀春天。 山水不怜悯人,车船带来雾气和尘埃。 超自然的力量不怜悯人,灾难和疾病围绕着清贫。 诗书不怜悯人,焚书坑儒使祸患邻近。 亲友不怜悯人,处于困境中难得笑容。 衣物不怜悯人,破旧和裂开怎能更新。 镜中的影像不怜悯人,衰老的身体令人厌倦。 身体的外表不怜悯人,疲惫和疾病转而伤神。 心思不怜悯人,愁苦使生活更加艰辛。 百年匆匆如旦隙,追求的是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怎能总是碌碌无为,与世争论不休。 忽然遇到智慧如龙的老者,在幻觉中化作蝴蝶。 留下这无言的教诲,为我前世的因缘。 眼前的一切都是止境,明了虚幻与真实。 天地就是如此,我将任由万物自生自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列举天地、时序、山水、神鬼、诗书、亲友、衣履、镜影、肤体、心思等不怜悯人的情景,深刻表达了人生的无奈与沧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鸿初不再陈”、“车舟惹雾尘”、“坑焚使祸邻”等,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苦难和不易。最后,诗人以“天地则如此,吾将任物民”作结,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豁达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人生感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