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赠

别思何悲哽,之人足起余。 相逢过白首,此去决璠玙。 琴剑那能久,晨昏不作疏。 放颜如有问,次第拜阶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悲哽(bēi gěng):悲伤哽咽。
  • 之人:这个人。
  • 起余:激励我。
  • 相逢过白首:相遇直到头发都白了,形容时间长久。
  • 璠玙(fán yú):美玉,比喻美好的品德或才华。
  • 晨昏:早晚。
  • 作疏:疏远,不亲近。
  • 放颜:放松表情,即开口说话。
  • 次第:依次。
  • 拜阶除:在台阶下行礼。

翻译

离别的思绪为何如此悲伤哽咽,这个人足以激励我。 我们相遇直到头发都白了,这次分别将决出谁更有美好的品德或才华。 琴剑怎能长久相伴,早晚也不愿疏远。 如果放松表情有所询问,我会依次在台阶下行礼回答。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敬重。诗中“别思何悲哽”直接抒发了离别的悲伤,而“之人足起余”则显示了友人的激励作用。后句通过“相逢过白首”展现了两人长久的友情,而“此去决璠玙”则隐喻了两人之间的竞争与期待。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尊重和不舍,即使分别,也不愿疏远,愿意在台阶下行礼回答友人的询问,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礼貌。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