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苑十首万岁山

芙蓉临沼露凄清,辇道遥看接岸平。 千叠晓山排落雁,一泓秋水吸长鲸。 烟光倒射功臣阁,蝀势斜拖学士瀛。 不是子云才妙绝,摛词争遣紫宸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内苑:皇宫内的园林。
  • 芙蓉:荷花。
  • :池塘。
  • 辇道:皇帝车驾行走的道路。
  • 遥看:远远地看。
  • 接岸平:岸边与水面齐平。
  • 千叠:形容山峦重叠。
  • 晓山:清晨的山。
  • 排落雁:形容山峰排列如雁阵。
  • 一泓:一片,形容水面宽广。
  • 秋水:秋天的水,通常指清澈的水。
  • 吸长鲸:形容水面宽广,仿佛能吸住巨鲸。
  • 烟光:烟雾和光线。
  • 倒射:反射。
  • 功臣阁:纪念功臣的楼阁。
  • 蝀势:彩虹的形状。
  • 斜拖:斜挂。
  • 学士瀛:指文人学士的居所或聚集地。
  • 子云:指汉代文学家扬雄,字子云。
  • 才妙绝:才华绝顶。
  • 摛词:运用辞藻。
  • 紫宸:皇帝的宫殿。

翻译

荷花在池塘中显得格外凄清,皇帝的车道远远望去与岸边齐平。 清晨的山峦重重叠叠,排列如落雁,一片秋水宽广,仿佛能吸住巨鲸。 烟雾和光线反射在功臣阁上,彩虹的形状斜挂在文人学士的聚集地上。 若非扬雄那样的才华绝顶,怎能运用辞藻,让皇帝的宫殿都为之惊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皇宫内园林的景色,通过芙蓉、山峦、秋水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宁静而壮丽的画面。诗中“千叠晓山排落雁,一泓秋水吸长鲸”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诗的意境。末句提及扬雄,暗示了诗人对文学才华的赞美和对皇帝宫廷文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宫廷诗的特点。

陈绍文

陈绍文,字公载,自号中阁山人。南海人。锡子。明世宗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举人,官通判。与梁公实、欧桢伯、黎瑶石、吴而待结诗社,又同游黄才伯之门。著有《中阁集》。清梁善长《广东诗粹》卷四、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四有传。 ► 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