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篇止于秦汉唐以下先以诗述其概六首

颇疑彤管似新铏,漫许精神入汗青。 班马魂强能护史,左羊笔健自传经。 风尘扫后惟霜雪,云雾开时又日星。 赢得馀光分暗室,春麟或可寄秋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彤管:古代用来书写的红色笔管,这里指史书。
  • 新铏:新的刀剑,比喻新的史料或新的记录。
  • 汗青:古代用竹简书写,需要用火烤干以防虫蛀,这个过程称为“汗青”,后来泛指史书。
  • 班马:指班固和司马迁,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
  • 左羊:指左丘明和羊祜,前者是《左传》的作者,后者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和战乱。
  • 云雾:比喻模糊不清的状态。
  • 日星:太阳和星星,比喻光明和希望。
  • 馀光:剩余的光辉。
  • 暗室:比喻不明朗或隐秘的地方。
  • 春麟:春天的麒麟,比喻美好的事物。
  • 秋萤:秋天的萤火虫,比喻微弱的光亮。

翻译

我颇有些怀疑那些史书是否只是新铸的刀剑,随意地将那些历史人物的精神载入青史。班固和司马迁的灵魂强大,能够保护历史的真实,左丘明和羊祜的笔力雄健,自然能够传承经典。战乱过后,只剩下霜雪般的清冷,当云雾散开,又见日星般的光明。我仅能获得一些微弱的光辉,照亮那些不明朗的角落,春天的麒麟或许可以将希望寄托在秋天的萤火虫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史书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真实性和传承的深刻思考。诗中,“彤管”与“新铏”的比喻,质疑了史书的客观性,而“班马魂强”与“左羊笔健”则展现了历史学家对历史真实的坚守和经典传承的力量。后两句通过对“风尘”与“云雾”的对比,以及“日星”与“秋萤”的象征,传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希望和光明的信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