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篇止于秦汉唐以下先以诗述其概六首

千古文心落寸毫,万年青汗苦相熬。 石渠金匮何嗟及,竹简韦编岂惮劳。 开笈如依贤圣阃,比肩惟有孝忠曹。 可怜缣帛为帷日,守缺犹能并执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稽古:考察古代的事物。
  • 寸毫:指笔,比喻书写工具。
  • 青汗:指辛勤的汗水,比喻辛勤的劳动。
  • 石渠金匮:古代藏书的地方,比喻珍贵的文献。
  • 竹简韦编:古代书写材料,竹简用韦(一种皮革)编连成册。
  • :书箱。
  • 贤圣阃:贤人和圣人的门槛,比喻高深的学问。
  • 比肩:并肩,比喻地位相等。
  • 孝忠曹:指孝顺和忠诚的人。
  • 缣帛:古代书写用的细绢。
  • :帐幕。
  • 执櫜:指守护和保管。

翻译

千古的文思落于笔尖,万年的辛勤汗水苦苦熬炼。 珍贵的文献已无法追及,竹简编成的书籍何惧辛劳。 打开书箱如同依傍贤圣的门槛,与之并肩的唯有孝顺忠诚之人。 可怜那细绢作为帐幕的日子,守护残缺之物仍能并肩保管。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古代文献和书写工具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传承文化的决心。诗中“千古文心落寸毫”展现了文化的深远影响,而“万年青汗苦相熬”则体现了文化传承的不易。后文通过对“石渠金匮”和“竹简韦编”的对比,强调了文献的珍贵和传承的艰辛。最后,以“缣帛为帷”和“守缺犹能并执櫜”作结,表达了即使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要坚守文化传承的决心。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