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吊:悼念。
- 邹汝愚: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谪:古代官吏被贬谪。
- 石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角声:古代军中或城头的号角声。
- 杳杳:形容声音遥远而模糊。
- 孤儿:失去父亲的孩子。
- 离乳:断奶,比喻孩子失去父亲的保护。
- 夫子: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邹汝愚。
- 风流:指才华横溢,有文采。
- 盖棺:指人已去世。
- 身后:死后。
- 名可贵:名声的珍贵。
- 世间:人世间。
- 长苦:长久地受苦。
- 路行难:行走世间的路途艰难。
- 鸱夷: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这里可能指代某种隐喻或象征。
- 当年计:过去的计划或策略。
- 云门: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邹汝愚的故乡或某个重要的地方。
- 枕上看:在枕头上看到的景象,可能指梦境或回忆。
翻译
江面上的月光黯淡,江水冰冷,号角声遥远而模糊,夜色漫漫。 孤儿刚刚离开母亲的乳汁,而那位才华横溢的夫子已经去世。 死后才知道名声的珍贵,人世间行走的路途总是艰难。 那盛酒的鸱夷不会扰乱过去的计划,我还能在云门的枕头上看到往昔。
赏析
这首诗是陈献章悼念邹汝愚被贬谪至石城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江月无光、江水寒的凄凉景象,以及角声杳杳、夜漫漫的孤寂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邹汝愚去世的深切哀悼。诗中“孤儿岁月初离乳”一句,既形象地描绘了孤儿失去父亲的悲惨境遇,也隐喻了诗人对邹汝愚的怀念之情。后两句则通过对名声和世间艰难的反思,表达了对邹汝愚生前才华和死后名声的肯定,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以鸱夷和云门枕上为喻,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