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闲居

不才敢拟子云玄,索米金门又一年。 风味渐随双髻减,天真犹仗一樽全。 破冰滴砚展笺易,扫地安单夜坐禅。 闲洗时瓶烹岕茗,故人新寄玉山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索米:指求取俸禄。
  • 金门:指朝廷。
  • 双髻:指年轻时的发髻,此指年轻时的风采。
  • 天真:指纯真无邪的本性。
  • 一樽:指一杯酒。
  • 破冰:指打破冰冻,此指研墨。
  • 展笺:指展开纸张准备书写。
  • 扫地安单:指打扫干净地面,安放坐垫,准备静坐。
  • 夜坐禅:指夜晚静坐冥想。
  • 岕茗:指岕山产的茶叶。
  • 玉山泉:指美泉,此指朋友寄来的好水。

翻译

我虽不才,不敢自比玄妙的子云,但在朝廷求取俸禄又过了一年。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风采渐渐减少,但纯真的本性仍靠一杯酒得以保持。 打破冰冻研墨,展开纸张准备书写,打扫干净地面,安放坐垫,夜晚静坐冥想。 闲暇时用当时瓶中的水煮岕山茶,朋友新寄来的玉山泉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袁宗道在春日闲居时的自省与闲适。诗中,“索米金门又一年”反映了作者在朝廷的岁月流转,而“风味渐随双髻减”则暗示了年华的逝去。尽管如此,作者通过“天真犹仗一樽全”来强调保持内心的纯真和宁静。后两句描述了作者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他的清静与雅致,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