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进士挽丁明府彦诚诗次韵

六年官守毙诸难,七月孤儿护一棺。 作县禾逢真事会,济人初试小还丹。 思张公道多违俗,入叙年劳不转官。 今日桐乡须爱我,还公俎豆黄云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官守:指官员的职责和职位。
  • 毙诸难:指在任职期间遭遇各种困难和挑战。
  • 孤儿:指失去父亲的孩子。
  • 护一棺:指守灵,即守护已故之人的棺材。
  • 作县:指担任县令。
  • 禾逢:指在农业丰收的时候。
  • 真事会:指实际的政务会议。
  • 济人:指帮助他人。
  • 小还丹:指初步的成就或成果。
  • 张公道:指张进士的公正之道。
  • 违俗:指与世俗不同。
  • 入叙年劳:指因年资和劳绩而得到晋升。
  • 不转官:指没有得到升迁。
  • 桐乡:地名,指丁明府的故乡。
  • 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器具,这里指祭祀。
  • 黄云间:指黄色的云彩之间,象征着高远和神圣。

翻译

六年担任官职,遭遇了无数困难,七月里,一个孤儿守护着一具棺材。在农业丰收之时担任县令,真正参与了政务会议,初次尝试帮助他人,取得了初步的成就。思考张进士的公正之道,常常与世俗不同,因年资和劳绩而得到晋升,却没有得到升迁。今天,桐乡的人们应该爱我,我还将在黄云间为丁明府举行祭祀。

赏析

这首诗是陈献章对张进士挽丁明府彦诚诗的次韵,表达了对张进士和丁明府的敬意和怀念。诗中,陈献章回顾了张进士和丁明府的政绩和品德,赞扬了他们的公正和为民服务的精神。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官场升迁制度的不满,以及对丁明府故乡桐乡的深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先贤的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