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忆梦中长髯道士用一囊贮罗浮山遗予戏作示范规

九节之筇手所持,两年衰病负幽期。 香炉瀑布还匡阜,碧水丹山自武夷。 鸡犬几时同驭气,云霄无日不支颐。 可怜一觉罗浮梦,不记长髯道士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节之筇(qiú):一种竹杖,九节表示其精美。
  • 幽期:隐秘的约定。
  • 香炉瀑布:指庐山香炉峰的瀑布。
  • 还匡阜:指庐山,匡阜是庐山的别称。
  • 碧水丹山:形容武夷山的美景,碧水指九曲溪,丹山指红色的岩石。
  • 武夷:山名,位于福建省。
  • 驭气:驾驭云气,指神仙的飞行。
  • 云霄:高空。
  • 支颐:手托下巴,形容沉思或悠闲的样子。
  • 罗浮梦:指梦境,罗浮山是道教名山,常用来比喻梦境。

翻译

我手持着精美的九节竹杖,两年来因病未能赴那隐秘的约定。 香炉峰的瀑布依旧在庐山,而武夷山的碧水丹山自成一景。 不知何时,鸡犬也能驾驭云气升天,我每日都在云霄中沉思。 可惜那罗浮山的梦境一觉醒来,竟记不清那位长髯道士是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仙境的迷恋。诗中“九节之筇”、“香炉瀑布”、“碧水丹山”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世界。末句“可怜一觉罗浮梦,不记长髯道士谁”则透露出诗人对梦境的留恋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