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袁晖林敬

南州香匮久流传,亦卖东湖草屦钱。 莫共诸贤理铅椠,只治香匮过年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香匮:存放香料的箱子或柜子,这里可能指制作或销售香料的生意。
  • 东湖: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湖泊或地区。
  • 草屦:草鞋,古代平民常穿的鞋子。
  • 铅椠:铅笔和木板,古代用来写字的工具,这里指文墨之事。
  • 诸贤:指其他文人或贤士。

翻译

在南方的地区,香料生意已经流传很久, 也在东湖边卖草鞋赚取一些钱。 不要与其他文人一起讨论文墨之事, 只专注于香料生意,每年都能过上好日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陈献章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生活的满足。诗中提到的“香匮”和“草屦”都是普通而实用的物品,反映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珍视。通过对比“理铅椠”(从事文墨之事)和“治香匮”(经营香料生意),诗人明确表达了自己更倾向于后者,即一种更为实际和稳定的生活方式。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对于物质基础的重视,以及对于简单生活乐趣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