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望夜与诸君山中再酌和仅初韵
仲夏苦昼永,薰风起将夕。
圆景海上来,照此山中客。
坐令微暑消,兼使众累释。
兴至时命觞,露下复移席。
因耽水竹居,遂同鱼鸟迹。
盘游岂忘返,玩物聊取适。
台空人影疏,夜静潭气白。
参差树杪峰,历历辨咫尺。
超然悟真境,万物一虚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夏: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 苦昼永:苦于白天时间太长。
- 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 圆景:指月亮。
- 微暑:轻微的暑热。
- 众累:众多的烦恼。
- 命觞:举杯饮酒。
- 移席:移动座位,指换个地方坐。
- 耽:沉溺,喜爱。
- 鱼鸟迹:指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
- 盘游:游乐。
- 玩物:欣赏自然景物。
- 聊取适:姑且寻求舒适。
- 台空:高台空旷。
- 潭气白:潭水上的雾气显得白茫茫。
- 树杪:树梢。
- 历历:清晰的样子。
- 辨咫尺:分辨得很清楚,形容景物清晰可见。
- 超然:超脱世俗的样子。
- 悟真境:领悟到真实的境界。
- 万物一虚寂:万物都显得虚无寂静。
翻译
仲夏时节,我苦于白昼漫长,和暖的东南风在傍晚时分吹起。圆月从海上升起,照亮了山中的我们。坐在这里,轻微的暑热消散,众多的烦恼也随之释放。兴致来时举杯饮酒,露水降下后,我们又换了地方坐。因为喜爱水边的竹林,我们仿佛与鱼鸟为伴。游乐中并未忘记归途,只是姑且欣赏自然以寻求舒适。高台空旷,人影稀疏,夜深时潭水上的雾气显得白茫茫。树梢上的山峰参差不齐,清晰可见,仿佛近在咫尺。我超脱世俗,领悟到万物虚无寂静的真实境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仲夏之夜山中的宁静与超脱。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巧妙结合,表达了对于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诗中“圆景海上来,照此山中客”等句,展现了月光的清辉与山中的静谧,而“超然悟真境,万物一虚寂”则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真谛的洞察和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