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与权宅观张于正山水图
陶翁画图眼见稀,自言爱之重珠玑。清晨挂向草堂上,已觉几案生烟霏。
苍梧云深众鬼泣,笠泽雨重群龙归。崖深谷黝望不极,独有黄鹄摩空飞。
飞来潭上啄丹实,牵动百尺藤萝衣。藤萝飘萧露石角,林西更见幽人扉。
幽人长年不出户,薇蕨短小身常饥。嗟嗟此是谁氏笔?张君吾友精天机。
君家祖父尽卿相,门户贵显中衰微。读书学古有至行,粉墨特用相娱嬉。
忆昔东城饮春酒,汪家林木含春晖。当时挥洒每见及,破屋往往增光辉。
自从丧乱尽失去,至今梦寐犹依依。偶来此处见此本,欲去不忍徒歔欷。
行当买船秋浦上,请君同作钓鱼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陶与权:人名,诗中的主角,陶翁。
- 张于正:人名,画家,山水图的作者。
- 珠玑:珍贵的珠宝,比喻珍贵之物。
- 烟霏:烟雾弥漫的样子。
- 苍梧:地名,在今广西境内,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笠泽:地名,在今江苏境内,古代著名的渔场。
- 黝:深黑色。
- 黄鹄:一种大鸟,传说中的神鸟。
- 丹实:红色的果实,指珍稀的果实。
- 薇蕨:一种野菜,常用来比喻贫苦的生活。
- 粉墨:指绘画用的颜料。
- 丧乱:指战乱或社会动荡。
- 歔欷:叹息声。
翻译
陶与权宅中观赏张于正的山水画,袁凯写道:陶翁看到这幅画,眼中罕见珍贵,自言自语说非常喜爱,如同珍视珠玑。清晨将画挂在草堂上,立刻感觉几案间烟雾缭绕。画中苍梧之地云深雾重,仿佛能听到众鬼的哭泣;笠泽之地雨势沉重,群龙归巢。悬崖深谷,望不到尽头,只有一只黄鹄在空中高飞。黄鹄飞到潭边啄食红色的果实,牵动了百尺高的藤萝。藤萝飘动,露出了石角,林西边可以看到幽静之人的门扉。这位幽人常年不出门,以薇蕨为食,生活简朴。哎,这是谁的手笔?张君,我的朋友,精通天机。张君的祖父都是高官,家族显赫但已衰微。他读书学古,品行至高,只是用绘画来娱乐自己。回忆起在东城饮酒的春日,汪家的林木沐浴在春光中。当时每次看到他的画,破旧的屋子都增添了光辉。自从战乱以来,这些画都已失去,至今梦中仍念念不忘。偶然在这里见到这幅画,想要离开却又不舍,只能叹息。将要买船去秋浦,邀请张君一同去钓鱼。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陶与权宅中观赏张于正山水画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中的景致和情感。诗中,袁凯不仅赞美了张于正的画技,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战乱带来的损失的哀叹。通过对画中景物的生动描绘,如“苍梧云深”、“笠泽雨重”,以及对张于正家族背景的简述,诗人展现了对艺术和友情的深厚情感。结尾处的“欲去不忍”和邀请同游的设想,更是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