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耕隐

· 袁凯
维古四民,次二曰农。 虽及我私,岂忘于公。 沮溺之徒,始为隐沦。 滔滔不归,乃洁其身。 温温黄生,在彼原畛。 既耕既芸,遂名为隐。 其隐维何,无与于世。 左釐右粥,聊以卒岁。 人亦有言,可仕则仕。 苟非其时,进退由己。 嗟嗟众人,不惟其危。 朝趋夕奔,终蹈祸机。 惟生之为,彼善于斯。 悠悠我心,乐且无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 四民:指士、农、工、商四种职业的人。
  • 次二:第二。
  • 虽及我私:虽然关乎到我个人的利益。
  • 岂忘于公:怎能忘记对公众的责任。
  • 沮溺:指春秋时期的隐士沮授和溺父。
  • 隐沦:隐居。
  • 滔滔:形容社会动荡不安。
  • 乃洁其身:于是保持自身的清白。
  • 温温:温和的样子。
  • 黄生:指黄姓的农夫。
  • 彼原畛:在那片田野上。
  • 既耕既芸:既耕种又除草。
  • 其隐维何:他的隐居是怎样的。
  • 无与于世:不参与世事。
  • 左釐右粥:指简朴的生活。
  • 聊以卒岁:勉强维持一年。
  • 可仕则仕:可以做官就去做官。
  • 苟非其时:如果不是合适的时机。
  • 进退由己:进退都由自己决定。
  • 嗟嗟:感叹词。
  • 不惟其危:不顾及危险。
  • 朝趋夕奔:从早到晚忙碌。
  • 终蹈祸机:最终陷入祸患。
  • 惟生之为:只有像黄生那样生活。
  • 彼善于斯:那样更好。
  • 悠悠我心:我心中悠然自得。
  • 乐且无灾:快乐且没有灾难。

翻译

在古代,有四种职业的人,其中第二种是农夫。虽然农事关乎个人利益,但怎能忘记对公众的责任呢?像沮授和溺父这样的隐士,他们最初也是隐居的。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他们选择保持自身的清白。

那位温和的黄姓农夫,他在那片田野上耕种和除草,因此被称为隐士。他的隐居生活是怎样的呢?他不参与世事,过着简朴的生活,勉强维持一年。人们常说,可以做官就去做官,如果不是合适的时机,进退都由自己决定。

唉,大多数人不顾及危险,从早到晚忙碌,最终陷入祸患。只有像黄生那样生活,那样更好。我心中悠然自得,快乐且没有灾难。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农夫与隐士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简朴、自给自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黄生”的形象代表了作者心中理想的生活方式,即远离纷扰,专注于农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白。通过对“黄生”的赞美,作者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肯定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于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