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诗六首义取六出十九夜初闻雪

忆昔烟水舟,冷艳飞寒翼。 风絮舞空来,江花岂尽极。 昨疑雒浦神,解佩凌波拭。 或是鲛人珠,持绡沾晓臆。 如练复如丝,潇湘裙几幅。 娥娥出素颜,皎皎光南国。 人居白玉楼,心贮冰壶侧。 霜浮云外峰,粉坠千林饰。 何年物象移,几度狼烽塞。 回首一凄然,江山宁旧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雒浦神:指洛水女神,即洛神。
  • 鲛人珠:传说中鲛人所泣之珠,比喻雪珠。
  • 潇湘裙:比喻雪如湘水女神的裙裾。
  • 娥娥:形容女子美好的样子。
  • 冰壶:比喻清澈透明的心境。
  • 狼烽: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翻译

回忆往昔在烟雾缭绕的水上舟行,寒冷中艳丽的飞雪如同寒翼。风中的絮花在空中舞动,江边的花朵也难以比拟其极致之美。

昨夜我怀疑是洛水女神,解下佩饰在波光中轻轻擦拭。又或者是鲛人所泣的珍珠,持着薄绡沾湿了清晨的胸臆。

雪如练又如丝,像是潇湘女神的几幅裙裾。美丽的女子露出素净的容颜,皎洁的光辉照耀着南国。

人们居住在白玉般的楼阁中,心中贮藏着清澈透明的冰壶。霜花浮现在云外的山峰,粉妆点缀了千林万木。

不知何时自然景象发生了变化,几度边塞的狼烟烽火。回首往事,心中一阵凄然,江山是否还是旧时的颜色。

赏析

这首作品以雪为题材,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描绘了雪的美丽和神秘。诗中运用了洛神、鲛人珠等神话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