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晦日暂厝五节百宜山中作秋招诗五首

悲与秋风别,愁泪再三弹。 念秋辞我去,白云何所欢。 林峦多刻削,霜露苦相繁。 秋气尔何物,凋伤亦自残。 是以前山色,幽人作意看。 澄心高廓外,洗虑泬漻端。 天路无终隔,二跳如转丸。 毋为独秋感,与君结岁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
  • 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 暂厝:暂时停歇。
  • 五节:指五个节气,这里可能是指秋季的五个节气。
  • 百宜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秋招:秋天的召唤,这里指秋天的景象。
  • 刻削:形容山林被霜雪侵蚀,显得锋利。
  • 霜露:霜和露水,常用来形容秋天的寒冷。
  • 秋气:秋天的气息,指秋天的寒冷和萧瑟。
  • 凋伤:凋零损伤。
  • 幽人:隐士,指隐居的人。
  • 澄心:使心灵清澈。
  • 高廓:高远开阔的地方。
  • 洗虑:洗涤思绪,使心境清净。
  • 泬漻:空旷清朗的样子。
  • 天路:通往天际的路,比喻高远的境界。
  • 二跳:比喻时间的迅速流逝。
  • 转丸:转动的小球,比喻迅速。
  • 岁寒:一年的寒冷时期,比喻困境或艰难时期。

翻译

在秋天的最后一天,我在百宜山中暂时停歇,写下这五首秋招诗。

悲伤与秋风告别,忧愁的泪水再次三番地流淌。 想起秋天已经离我而去,那白云又有什么值得欢喜的呢? 山林被霜雪侵蚀得锋利,霜露频繁,令人感到寒冷。 秋天的气息啊,你是什么东西,连你自己也在这凋零中受到伤害。 因此,前山的景色,隐士们特意去欣赏。 在高远开阔的地方使心灵清澈,洗涤思绪,使心境清净。 通往天际的路并没有最终的隔阂,时间的流逝就像转动的小球一样迅速。 不要只为独自感受到秋天的悲伤,与君共同面对一年的寒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留恋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诗中,“悲与秋风别”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离去的悲伤,而“秋气尔何物,凋伤亦自残”则进一步以秋天的凋零来象征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残酷。最后,诗人通过“澄心高廓外,洗虑泬漻端”来寻求心灵的宁静和高远,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