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燥
愁居草木深,偃卧幽芳歇。
因兹夏日长,转念春光忽。
木火误相生,暑寒徒自伐。
窈窱出云峰,午曦增爓艴。
雷雨郁其中,飞光时动卼。
炎烟触处缠,溽霭浮空窣。
顾我非石金,何由贳齿发。
流眼百锋芒,倚心千硉矹。
息虑卷诸旌,灭闻销众突。
凭兹涤燥烦,所至皆阴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涤燥:消除烦躁。
- 偃卧:仰卧。
- 幽芳歇:幽静的花香消散。
- 木火误相生:指五行中的木与火相生,这里比喻自然界中的炎热。
- 暑寒徒自伐:指暑热和寒冷都是自然现象,人们对此无能为力。
- 窈窱(yǎo tiǎo):深远的样子。
- 午曦:正午的阳光。
- 爓艴(yàn fú):光彩夺目的样子。
- 雷雨郁其中:雷雨在其中积聚。
- 飞光时动卼(wù):光影不时闪动。
- 炎烟触处缠:炎热的烟雾无处不在。
- 溽霭浮空窣(sū):潮湿的雾气在空中飘浮。
- 贳齿发:延缓衰老。
- 流眼百锋芒:形容眼泪如锋利的刀刃。
- 倚心千硉矹(lù wù):形容心情沉重,如压着千斤重物。
- 息虑卷诸旌:停止忧虑,收起各种旗帜。
- 灭闻销众突:消除听闻,平息各种冲突。
- 阴樾(yuè):树荫。
翻译
愁闷地居住在深林之中,仰卧着感受幽静的花香消散。因此感到夏日漫长,转而怀念春光的迅速流逝。木与火错误地相生,暑热和寒冷都是自然现象,人们对此无能为力。云峰深远,正午的阳光光彩夺目。雷雨在其中积聚,光影不时闪动。炎热的烟雾无处不在,潮湿的雾气在空中飘浮。我虽非金石之躯,又怎能延缓衰老。眼泪如锋利的刀刃,心情沉重如压着千斤重物。停止忧虑,收起各种旗帜,消除听闻,平息各种冲突。凭借这些来消除烦躁,所到之处都是树荫。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夏日深林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炎热与寒冷的无力和对春光流逝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木火误相生”、“流眼百锋芒”等,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烦躁与沉重。最后,通过“息虑卷诸旌,灭闻销众突”等句,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消除杂念和冲突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清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郭之奇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是岁闰王正故首月春至稍迟 》 —— [ 明 ] 郭之奇
- 《 杨承之以谒虔州王文成祠诗见示用韵 》 —— [ 明 ] 郭之奇
- 《 西山秋水初八日南浦登舟 》 —— [ 明 ] 郭之奇
- 《 系春 》 —— [ 明 ] 郭之奇
- 《 来札有一苇恣泊江鱼尝新之语乃余舟中景则大不然也因移就小舟极夜之力至皖江拟即就道兼赴先以诗谢 》 —— [ 明 ] 郭之奇
- 《 羁馆七夕 》 —— [ 明 ] 郭之奇
- 《 二十立夏下旬犹春月也作留春诗十首 》 —— [ 明 ] 郭之奇
- 《 仲夏六日之下川三首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