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诗六首义取六出十九夜初闻雪
雪俟春来至,寒依腊在生。
颇疑阳气软,转令客心惊。
狂吹无晓夜,弥月滞阴成。
薄暮飞玄雾,深宵散玉霙。
斜飞穿瓦入,横洒拂窗鸣。
拂窗仍拂耳,穿瓦更穿情。
冷韵多哀响,凄音尽苦声。
谁念悲歌者,微光傍短檠。
无衣供卒岁,敝缊抱孤贞。
所恃盈腔热,且同霜漏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俟 (sì):等待。
- 玄雾:深色的雾气。
- 玉霙 (yù yīng):雪花的美称。
- 冷韵:寒冷中的声音。
- 短檠 (duǎn qíng):短小的灯架,指简陋的照明工具。
- 敝缊 (bì yùn):破旧的棉衣。
- 孤贞:孤独而坚定。
翻译
雪等待春天的到来,寒冷随着腊月而生。 我本以为阳气尚弱,却反而让旅人心生惊慌。 狂风不分昼夜地吹,整个月都充满了阴沉。 傍晚时分,深色的雾气飞扬,深夜里雪花如玉般散落。 斜斜地飞入屋檐,横扫过窗户发出声响。 拂过窗户,也拂过耳边,穿透屋瓦,更穿透了情感。 寒冷中的声音带着哀伤,凄凉的音调全是苦涩。 有谁会想到那些悲歌的人,微弱的光芒依傍着简陋的灯架。 没有衣物来度过这一年,穿着破旧的棉衣,怀抱着孤独而坚定的信念。 所依靠的只是满腔的热情,暂且与霜露的清冷同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雪夜的寒冷与孤独,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旅人在寒冷中的无助和内心的坚定。诗中“雪俟春来至,寒依腊在生”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与人的期待,而“狂吹无晓夜,弥月滞阴成”则加深了寒冷与阴郁的氛围。后文通过“冷韵多哀响,凄音尽苦声”等句,传达了悲歌者的哀愁与坚持,体现了在艰难环境中的人性光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