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居六咏

毁誉何曾畏简书,是非终不到庭除。 衣忘纨绮食忘肉,山可樵苏水可渔。 民物遇秦多坎轲,世情如蜀几崎呕。 有时自说江湖梦,一笑梅花月上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毁誉:诋毁和赞誉。
  • 简书: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这里指书信或官方文件。
  • 庭除:庭院和台阶,这里指家中或私人空间。
  • 纨绮:华丽的丝织品,这里指华美的衣服。
  • 樵苏:砍柴和割草,这里指简单的农活。
  • :捕鱼。
  • 民物:人民和物品。
  • 坎轲:坎坷,不平坦。
  • 世情:社会状况和人情世故。
  • 崎呕:崎岖不平。
  • 江湖梦:指流浪或隐居的生活梦想。
  • 梅花月上初:梅花初开时,月亮初升的景象。

翻译

诋毁和赞誉何曾畏惧书信中的言辞,是非终究不会传到我的家门口。 穿着时忘记华丽,吃食时忘记肉味,山可以砍柴,水可以捕鱼。 人民和物品在秦朝多遭遇坎坷,社会人情如同蜀地般崎岖不平。 有时自己说起江湖流浪的梦想,一笑之间,梅花初开,月亮初升,正是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态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毁誉何曾畏简书”展现了诗人对世俗评价的漠视,“是非终不到庭除”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是非的隔离。后两句通过对衣食的淡忘和对自然生活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超越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则通过“江湖梦”和“梅花月上初”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曹文晦

元台州天台人,字伯辉,号新山道人。曹文炳弟。颖悟多识,雅尚萧散。不应征聘。有《新山稿》。(《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二〇九《元诗纪事》卷二三) ► 101篇诗文